2019-08-05 15:37:48 来源:启达盛大手游棋牌,现金牛牛棋牌,中华城棋牌手机版网
语文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,文言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比较难的一部分,同时也是中考占分较大的一重要考点。小达老师为您分享初中阶段文言虚词的部分,不会让大家死记硬背,是以顺口溜的形式出现的,来读读看,是不是好记一些呢?后附文言文重点实词释义详解。
文言文虚词顺口溜
之字顺口溜
之字可代人事物,定名之间可译“的”
用作动词“去、往、到”,用作助词可不译。
⊙用作代词:可以代人、代物、代事。代人多是第三人称。译为“他”(他们)、“它”(它们)。
例:策之不以其道,食之不能尽其材,鸣之而不能通其义,执策而临之,曰:“天下无马!”(《马说》)
⊙用作助词:
✡a.结构助词,定语的标志。用在定语和中心语(名词)之间,可译为“的”,有的可不译。
例:小大之狱,虽不能察,必以情。(《曹刿论战》)
✡b.结构助词,宾语前置的标志。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,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,译时应省去。
例:宋何罪之有?(《公输》)
✡c.结构助词。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、宾语或一个分句时,“之”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,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,可不译。译时也可省去。
例:孤之有孔明,犹鱼之有水也。(《隆中对》)
✡d.音节助词。用在形容词、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,或用在三个字之间,使之凑成四个字,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,无义,译时应省去。
例:顷之,一狼径去,其一犬坐于前。(《狼》)
⊙用作动词:可译为“去、往、到”。
例:辍耕之垄上(《陈涉世家》)
其字顺口溜
其字可代我和他,远指近指“这”和“那”;
后带数词译“其中”,表示反问译“难道”。
⊙用作第三人称,相当于“他、她、它(们)。
例:妻跪问其故。
⊙活用为第一人称。相当于”我(的)“、”自己(的)。
例:并自为其名。(《伤仲永》)
⊙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,相当于“难道”、“怎么”。
例:其真无马邪?(《马说》)
⊙指示代词:相当于“那”“这”之类的词。
例:其人视端容寂,若听茶声然。(《核舟记》)
⊙指示代词:表示“其中的”,后面多为数词。
例:蜀之鄙有二僧,其一贫,其一富。
以字顺口溜
“以”作介词“把、拿、用”,因为、按照、在、凭、从;
又作连词如同“而”,偶尔通假要分清。
⊙作为介词
✡表示凭借,译为“凭、靠”
例:乃入见。问:“何以战?”(《曹刿论战》)
✡表示盛大手游棋牌,现金牛牛棋牌,中华城棋牌手机版工具、方式、方法,译为“用、拿、把、按照”
例:贫者自南海还,以告富者。(“以”后省略介词宾语。)策之不以其道。
✡表示时间处所,译为“在、从”。
⊙作为连词
✡表示目的译为“来、用来”。
✡表示动作、行为产生的原因,可译为“因”“由于”。
例: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(《岳阳楼记》)
✡表示范围译为“到”,“已”,已经。
例:固以怪之矣。
于字顺口溜
于字可译到、在、从,也可翻作对、与、同;
形容词后表比较,动词之后表被动。
⊙对,对于。
例:贫者语于富者曰。
⊙在,从。
例: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(《出师表》)
⊙与,跟,同。
例:身长八尺,每自比于管仲、乐毅。
⊙到。
例:指通豫南,达于汉阴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
⊙放在形容词之后,表示比较,一般可译为“比”,有时可译为“胜过”。
例:生亦我所欲,所欲有甚于生者,故不为苟得也。(《鱼我所欲也》)
⊙被
例:受制于人
而字顺口溜
而作连词要分清,并列承接与转折;
承译“接着”转译“但”,状语后头表修饰。
⊙表示并列,相当于“而且”、“又”、“和”或不译。
例: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
⊙表示承接关系,相当于“而且”、“并且”、“就”或不译。
例: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⊙表示转折关系,相当于“然而”、“可是”、“却”。
例: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
⊙表示修饰关系,即连接动词和状语,相当于“着”、“地”等,或不译。
例:临溪而渔,溪深而鱼肥。(《醉翁亭记》)。
文言文重点实词
字/词 | 释义 | 词性 | 例句 | 出处 |
具 | 有 | 动词 | 罔不因势象形,各具情态 | 《核舟记》 |
详细地 | 副词 |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| 《桃花源记》 | |
交通 | 交错相通 | 形容词 | 阡陌交通 | |
妻子 | 妻子和儿女 | 名词 |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| |
绝境 | 与世隔绝的境地 | 名词 |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| |
无论 | 不要说,更不要说 | 无论魏晋 | ||
如此 | 像这样 | 介宾短语 | 诣太守,说如此 | |
鲜 | 鲜艳 | 形容词 | 芳草鲜美 | |
少 | 形容词 | 陶后鲜有闻 | 《爱莲说》 | |
股 | 大腿 | 名词 | 两股战战,几欲先走 | 《口技》 |
孤 | 古代王侯的自称 | 代词 |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| 《孙权劝学》 |
治 | 研究 | 动词 |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| |
文理 | 文采和道理 | 名词 |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| 《伤仲永》 |
何苦 | 哪怕 | 副词 | 何苦而不平 | 《愚公移山》 |
宜 | 当然,应当 | 副词 | 宜乎众矣 | 《爱莲说》 |
爷 | 父亲 | 名词 | 卷卷有爷名 | 《木兰诗》 |
识 | 认识 | 动词 | 未尝识书具 | 《伤仲永》 |
居 | 居住 | 动词 | 面山而居 | 《愚公移山》-《列子》 |
请 | 请让我 | 动词 | 请从吏夜归 | 《石壕吏》 |
美 | 美丽 | 形容词 | 芳草鲜美 | 《桃花源记》 |
漂亮 | 形容词 |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| 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 | |
认为……美 | 形的意动 | 吾妻之美我者,私我也 | ||
聚 | 使……聚在一起 | 动的使动 | 聚室而谋 | 《愚公移山》 |
止 | 阻止 | 动的使动 |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| |
栖息 | 动词 | 非梧桐不止 | 《惠子相梁》 | |
惩 | 以……为苦 | 形作动词 | 惩山北之塞 | 《愚公移山》 |
北 | 北面 | 名词 | 惩山北之塞 | |
向北 | 名作状 | 北饮大泽 | 《夸父逐日》 | |
灵 | 有灵气 | 名作动 | 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 | 《陋室铭》 |
乱 | 使……受到扰乱 | 形作动 | 无丝竹之乱耳 | |
造反 | 动词 | 盗窃乱贼而不作 | 《大道之行也》 | |
贼 | 害人 | 名作动 | 盗窃乱贼而不作 | |
劳 | 使……劳累 | 动作使动 | 无案牍之劳形 | 《陋室铭》 |
蔓 | 牵牵连连的,长出藤蔓 | 名作动 | 不蔓不枝 | 《爱莲说》 |
枝 | 枝枝节节的,长出枝节 | 名作动 | 不蔓不枝 | |
清 | 显得清幽 | 形作动 | 香远益清 | |
宴 | 举行宴会 | 名作动 | 会宾客大宴 | 《口技》 |
啼 | 哭着 | 动作状语 | 忽啼求之 | 《伤仲永》 |
宾客 | 客人 | 名词 | 会宾客大宴 | 《口技》 |
以宾客之礼相待 | 名作动 | 宾客其父 | 《伤仲永》 | |
利 | 以……为利 | 意动 | 父利其然 | |
风烟 | 在风烟中 | 名作状语 | 风烟望五津 | 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 |
箕畚 | 用箕畚 | 名作状语 |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| 《愚公移山》 |
跳 | 跳着 | 动作状语 | 跳往助之 | |
毕 | 用尽 | 形作动 | 吾与汝毕力平险 | |
全、都 | 形容词 | 群响毕绝 | 《口技》 | |
名 | 说出 | 名作动 | 不能名其一处 | |
出名 | 名作动 | 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 | 《陋室铭》 | |
名字 | 名词 | 并自为其名 | 《伤仲永》 | |
善 | 擅长 | 形作动 | 京中有善口技者 | 《口技》 |
奇 | 奇异、罕见 | 形容词 |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| 《核舟记》 |
余数、零数 | 名词 |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| ||
隧 | 钻洞 | 名作动 |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| 《狼》 |
日 | 每天 | 名作状语 | 吾日三省吾身 | 《<论语>十二则》 |
箫 | 吹箫 | 名作动词 | 箫鼓追随春社近 | 《游山西村》 |
犬 | 像狗一样地 | 名作形 | 其一犬坐于前 | 《狼》 |
洞 | 打洞 | 名作动 | 一狼洞其中 | |
屠 | 指屠户 | 动作名 | 一屠晚归 | |
新 | 新知识,新体会 | 形作名 | 温故而知新 | 《<论语>十二则》 |
苟 | 苟且 | 副词 | 故不为苟得也 | 《鱼我所欲也》 |
已 | 通“以” | 副词 | 自董卓已来 | 《隆中对》 |
停止,放弃 | 动词 | 是亦不可以已乎 | 《鱼我所欲也》 | |
与 | 通“欤” | 语气词 |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| 《鱼我所欲也》 |
和 | 动词 | 吾与汝毕力平险 | 《愚公移山》 | |
通“举”,选拔 | 动词 | 选贤与能 | 《大道之行也》 | |
给予 | 动词 | 蹴尔而与之,乞人不屑也 | 《鱼我所欲也》 | |
欣赏 | 动词 |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| 《答谢中书书》 | |
是 | 这个 | 代词 |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| 《鱼我所欲也》 |
是亦不可以已乎 | ||||
此,这时 | 代词 |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| 《伤仲永》 | |
作 | 写 | 动词 |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| |
兴起 | 动词 | 盗窃乱贼而不作 | 《大道之行也》 | |
奋起,指有所作为 | 动词 |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| 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 | |
老鼠发出的声音 | 拟声词 |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| 《口技》 | |
致 | 招致,引来 | 动词 | 不可屈致也 | 《隆中对》 |
买到 | 动词 |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| 《送东阳马生序》 | |
对……说话 | 动词 | 听妇前致词 | 《石壕吏》 | |
凡 | 总共 | 副词 | 凡三往 | 《隆中对》 |
度 | 衡量,估计 | 动词 | 孤不度德量力 | |
安 | 怎样 | 代词 | 计将安出 | |
怎么 | 代词 |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| 《陈涉世家》 | |
挟 | 挟持,控制 | 动词 | 挟天子而令诸侯 | 《隆中对》 |
殆 | 大概 | 副词 | 此殆上天所以资将军 | |
身 | 亲自 | 名作状 |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| |
秋 | 时候 | 名词 |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| 《出师表》 |
光 | 发扬光大 | 形作动 | 以光先帝遗德 | |
遗 | 给予 | 动词 |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| |
亲 | 亲近 | 形作动 | 亲贤臣,远小人 | |
以……为亲,当作亲人(一样关爱) | 动词 | 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 | 《大道之行也》 | |
亲戚 | 名词 | 亲旧知其如此 | 《五柳先生传》 | |
远 | 疏远 | 形作动 | 亲贤臣,远小人 | 《出师表》 |
远播 | 形作动 | 香远益清 | 《爱莲说》 | |
鄙 | 出身鄙野 | 形容词 | 先帝不以臣卑鄙 | 《出师表》 |
目光短浅 | 形容词 | 肉食者鄙,未能远谋 | 《曹刿论战》 | |
猥 | 辱,降低身份 | 动词 | 猥自枉屈 | 《出师表》 |
许 | 承认,同意 | 动词 | 时人莫之许也 | 《隆中对》 |
答应 | 动词 | 遂许先帝以驱驰 | 《出师表》 | |
这样 | 代词 | 问渠那得清如许 | 《观书有感》 | |
地方,处所 | 名词 | 不知何许人 | 《五柳先生传》 | |
大概,表示对数量的估计 | 副词 | 潭中鱼可百许头 | 《小石潭记》 | |
斟酌 | 斟情酌理 | 动词 | 斟酌损益 | 《出师表》 |
损 | 减少 | 动词 | 斟酌损益 | |
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| 《愚公移山》 | |||
益 | 增加 | 动词 | 斟酌损益 | 《出师表》 |
更加 | 副词 | 香远益清 | 《爱莲说》 | |
固 | 顽固 | 形容词 | 汝心之固,固不可彻 | 《愚公移山》 |
本来 | 副词 | 固众人 | 《伤仲永》 | |
虽 | 即使 | 副词 | 虽人有百手 | 《口技》 |
虽不能察 | 《曹刿论战》 | |||
虽人有百手 | 《口技》 | |||
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| 《三峡》 | |||
虽有千里之能 | 《马说》 | |||
即使这样 | 关联词 | 虽然,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| 《公输》——《墨子》 | |
方 | 方圆 | 名词 | 方七百里 | 《愚公移山》 |
当……时 | 介词 | 方其远出海门 | 《观潮》 | |
书 | 书信 | 名词 | 一男附书至 | 《石壕吏》 |
写 | 动词 | 即书诗四句 | 《伤仲永》 | |
乃丹书帛曰“陈胜王” | 《陈涉世家》 | |||
书写的 | 形容词 | 未尝识书具 | 《伤仲永》 | |
字条 | 名词 | 得鱼腹中书 | 《陈涉世家》 | |
因 | 于是 | 关联词 |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| 《唐雎不辱使命》 |
动 | 震动 | 动词 | 波澜动远空 | 《汉江临眺》 |
聊 | 聊且,暂且 | 副词 | 老夫聊发少年狂 | 《江城子》 |
间 | 参与 | 动词 | 又何间焉 | 《曹刿论战》 |
夹杂 | 动词 |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| 《口技》 | |
间或、偶然 | 副词 | 时时而间进 | 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 | |
肉食者 | 居高位,得厚禄的人 | 名词 | 肉食者谋之 | 《曹刿论战》 |
牺牲 | 指祭祀用的猪、牛、羊等 | 名词 | 牺牲玉帛,弗敢加也 | |
孚 | 为人所信服 | 动词 | 小信未孚 | |
信 | 真诚、诚实 | 形容词 |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| 《<论语>十二则》 |
福 | 赐福,保佑 | 动词 | 神弗福也 | 《曹刿论战》 |
福气 | 名词 | 此何遽不为福乎 | 《塞翁失马》 | |
狱 | 案件 | 名词 | 小大之狱 | 《曹刿论战》 |
情 | 实情 | 名词 | 必以情 | |
可 | 可以 | 副词 | 可以一战 | |
以 | 凭借 | 动词 | 可以一战 | |
因为 | 连词 | 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 | 《岳阳楼记》 | |
依据,按照,顺着 | 动词 | 策之不以其道 | 《马说》 | |
驰 | 驱车(追赶) | 动词 | 公将驰之 | 《曹刿论战》 |
策骑 | 动词 | 愿驰千里足 | 《木兰诗》 | |
遂 | 于是,就 | 副词 | 遂逐齐师 | 《曹刿论战》 |
既 | 已经 | 副词 | 既克 | |
故 | 原因,缘故 | 名词 | 公问其故 | 《曹刿论战》 |
问其故 | 《两小儿辩日》 | |||
旧知识 | 形容词作名词 | 温故而知新 | 《<论语>十二则》 | |
所以 | 关联词 | 故不为苟得也 | 《鱼我所欲也》--《孟子》 | |
旧、老 | 形容词 | 故人具鸡黍 | 《过故人庄》 | |
旧,原来的样子 | 名词 |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| 《狼》 | |
鼓 | 击鼓 | 名作动 | 一鼓作气 | 《曹刿论战》 |
打鼓 | 名活用动 | 箫鼓追随春社近 | 《游山西村》 | |
再 | 第二次 | 数量词 | 再而衰 | 《曹刿论战》 |
盈 | 充满,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| 形容词 | 彼竭我盈 | |
满,足 | 曾不盈寸 | 《核舟记》 | ||
充满 | 动词 | 有暗香盈袖 | 《醉花阴》 | |
靡 | 倒下 | 动词 | 望其旗靡 | 《曹刿论战》 |
称 | 相称 | 动词 | 不能称前时之闻 | 《伤仲永》 |
池 | 护城河 | 名词 | 池非不深也 | 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 |
发 | 头发 | 名词 | 明朝散发弄扁舟 | 《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》 |
出发 | 动词 | 有时朝发白帝 | 《三峡》 | |
起,指被任用 | 动词 | 循环舜发于畎亩之中 | 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 | |
向 | 朝着 | 动词 | 眈眈相向 | 《狼》 |
走 | 跑 | 动词 | 录毕,走送之 | 《送东阳马生序》 |
冠 | 表示男子已成年 | 动词 | 既加冠 | |
俟 | 等待 | 动词 | 俟其欣悦 | |
臭 | 气味,这里指香气 | 名词 | 左佩刀,右备容臭 | |
烨 | 光彩照耀 | 形容词 | 烨然若神人 | |
缊 | 旧絮 | 名词 | 缊袍敝衣 | |
敝 | 破 | 形容词 | ||
卑 | 身份低微 | 形容词 | 先帝不以臣卑鄙 | 《出师表》 |
谢 | 道歉 | 动词 | 秦王色挠,长跪而谢之曰 | 《唐睢不辱使命》 |
何 | 什么 | 代词 |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| 《五柳先生传》 |
哪里 | 代词 | 何似在人间 | 《水调歌头》 | |
会 | 体会、领会 | 动词 | 每有会意 | 《五柳先生传》 |
适逢,正赶上 | 动词 | 会宾客大宴 | 《口技》 | |
旧 | 旧友、旧交 | 名词 | 亲旧知其如此 | 《五柳先生传》 |
如 | 像 | 动词 | 亲旧知其如此 | |
此 | 这样 | 代词 | 亲旧知其如此 | |
造 | 到、往 | 动词 | 造饮辄尽 | |
辄 | 就 | 副词 | 造饮辄尽 | |
饮少辄醉 | 《醉翁亭记》 | |||
期 | 希望、愿望 | 动词 | 期在必醉 | 《五柳先生传》 |
满。读jī | 副词 | 期年之后,虽欲言,无可进者。 | 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 | |
期年:满一年。 | ||||
曾不 | 不曾 | 曾不吝情去留 | 《五柳先生传》 | |
曾 | 并 | 连词 |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| 《愚公移山》 |
吝 | 吝惜 | 动词 | 曾不吝情去留 | 《五柳先生传》 |
赞 | 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| 赞曰 | ||
晏如 | 安然自若的样子 | 形容词 | 晏如也 | |
戚戚 | 忧愁的样子 | 形作动 | 不戚戚于贫贱 | |
汲汲 | 心情急切的样子 | 形容词作动词 | 不汲汲于富贵 | |
俦 | 辈,同类 | 名词 | 兹若人之俦乎 | |
觞 | 酒杯 | 名词 | 衔觞赋诗 | |
佁然 | 愣住的样子 | 形容词 | 佁然不动 | 《小石潭记》 |
尤 | 特别 | 副词 | 水尤清冽 | |
邃 | 深 | 形容词 | 悄怆幽邃 | |
出 | 发、起 | 动词 | 方其远出海门 | 《观潮》 |
在外面,指国外 | 名词 |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| 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 | |
标 | 树立、举 | 动词 | 乘骑弄旗标枪舞刀 | 《观潮》 |
履 | 踩 | 动词 | 如履平地 | |
逝 | 去、往 | 动词 | 随波而逝 | |
将 | 走失 | 动词 | 马无故亡而入胡 | 《塞翁失马》 |
带领 | 动词 |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| ||
拿起 | 动词 | 自将磨洗认前朝 | 《赤壁》 | |
相 | 一起、共同 | 副词 | 此独以跛之故,父子相保 | 《塞翁失马》 |
做宰相 | 名作动 | 惠子相梁 | 《惠子相梁》 | |
怜 | 爱 | 动词 | 仍怜故乡水 | 《渡荆门送别》 |
环 | 围 | 动词 | 环而攻之而不胜 | 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 |
玉环,饰物 | 名词 | 腰白玉之环 | 《送东阳马生序》 | |
兵革 | 兵器,泛指武器装备 | 名词 | 兵革非不坚利也 | 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 |
域 | 界限,这里是限制 | 动词 |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| |
威 | 震慑 | 动词 |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| |
至 | 极点 | 形容词 | 寡助之至 | |
顺 | 归顺,服从 | 动词 | 天下顺之 | |
任 | 责任 | 名词 |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| 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 |
空乏 | 资财缺乏, | 形的使动用法 | 空乏其身 | |
使…受到贫困之苦 | ||||
恒 | 经常 | 副词 | 人恒过 | |
过 | 犯过失 | 名词活用 | 人恒过 | |
征 | 征验,此处有表现的意思 | 动词 | 征于色 | |
喻 | 了解,明白 | 动词 | 而后喻 | |
法家 | 坚持法度的臣 | 名词 | 入则无法家拂士 | |
拂士 | 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| 名词 | 入则无法家拂士 | |
入 | 在里面,在国内 | 名词 | 入则无法家拂士 | |
越 | 到了 | 动词 | 越明年 | 《岳阳楼记》 |
胜状 | 胜景,好景色 | 名词 | 予观夫巴陵胜状 | |
大观 | 雄伟景观 | 名词 |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| |
备 | 译尽 | 形容词 | 前人之述备矣 | |
迁客 | 指降职远调的人 | 名词 | 迁客骚人 | |
淫雨 | 连绵的雨 | 名词 | 若夫淫雨霏霏 | |
开 | 放晴 | 动词 | 连月不开 | |
薄 | 迫近 | 动词 | 薄暮冥冥 | 《岳阳楼记》 |
惊 | 起动 | 动词 | 波澜不惊 | |
惊醒 | 动词 | 明月别枝惊鹊 | 《西江月》 | |
翔集 | 时而飞翔,时而停歇 | 动词 | 沙鸥翔集 | 《岳阳楼记》 |
一 | 全 | 副词 | 长烟一空 | 《岳阳楼记》 |
通计一舟 | 《核舟记》 | |||
上下一白 | 《湖心亭看雪》 | |||
一个 | 数量词 | 一男附书至 | 《石壕吏》 | |
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| 《核舟记》 | |||
一道 | 惟长堤一痕 | 《湖心亭看雪》 | ||
把 | 持执 | 动词 | 把酒临风 | 《岳阳楼记》 |
求 | 探求 | 动词 |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| |
或 | 或许,也许 | 副词 | 或异二者之为 | |
有时 | 副词 | 而或长烟一空 | ||
有的人 | 或以钱币乞之 | 《伤仲永》 | ||
有时 | 代词 | 或王命急宣 | 《三峡》 | |
先 | 在……之前 | 介词 | 先天下之忧而忧 | 《岳阳楼记》 |
后 | 在……之后 | 介词 | 后天下之乐而乐 | |
微 | 没有 | 动词 | 微斯人 | |
归 | 归依 | 动词 | 吾谁与归 | |
女子出嫁 | 动词 | 女有归 | 《大道之行也》 | |
回家 | 动词 | 一屠晚归 | 《狼》 | |
零丁 | 孤苦无依的样子 | 形容词 | 零丁洋里叹零丁 | 《过零丁洋》 |
起 | 出发、动身 | 动词 | 起于齐 | 《公输》 |
知类 | 明白事理 | 动词 | 义不杀少而杀众,不可谓知类 | |
义 | 坚持合宜道德,情理 | 动词 | 义不杀少而杀众,不可谓知类 | |
寇 | 入侵 | 动词 |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| |
罔不 | 无不,都 | 副词 | 罔不因势象形,各具情态 | 《核舟记》 |
比 | 挨着 | 动词 | 其两膝相比者 | |
引 | 延长 | 动词 | 属引凄异 | 《三峡》 |
属 | 连接 | 动词 | 属引凄异 | |
嘱咐,嘱托 | 动词 | 属予作文以记之 | 《岳阳楼记》 | |
相类似 | 动词 | 神情与苏,黄不属 | 《核舟记》 | |
了了 | 清清楚楚 | 形容词 | 细若蚊足,钩画了了 | |
屑屑 | 忙碌的样子 | 形容词 |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| 《山市》 |
之 | 去,往 | 动词 | 又间令足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| 《陈涉世家》 |
次 | 编次 | 名词 | 陈胜、吴广皆次当行 | |
策 | 驱策,用马鞭子打 | 动词 | 策之不以其道 | 《马说》 |
记下 | 名作动 | 策勋十二转 | 《木兰诗》 | |
道 | 规律,此处指马的习性、特征 | 名词 | 策之不以其道 | 《马说》 |
在路上 | 状语 | 道渴而死 | 《夸父逐日》 | |
志 | 做标记 | 动词 | 处处志之 | 《桃花源记》 |
标记 | 名词 | 寻向所志 | ||
临 | 靠近 | 动词 | 翼然临于泉上 | 《醉翁亭记》 |
颜 | 脸色 | 名词 | 苍颜白发 | |
谓 | 为,是 | 动词 | 太守谓谁 | |
膏 | 肥沃 | 形容词 | 土膏微润 | 《满井游记》 |
披 | 开,分散 | 动词 | 柔梢披风 | |
盖 | 动词 | 以衾披覆 | 《送东阳马生序》 | |
良 | 真、实在 | 副词 | 良多趣味 | 《三峡》 |
念 | 考虑、想到 | 动 | 念无与为乐者 | |
自 | 从、由 | 介词 | 自三峡七百里中 | |
从 | 介词 |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| 《伤仲永》 | |
如果 | 连词 | 自非亭午夜分 | 《三峡》 | |
自己 | 代词 | 并自为其名 | 《伤仲永》 | |
绝 | 断绝 | 动词 | 沿溯阻绝 | 《三峡》 |
极、最 | 副词 | 绝巘多生怪柏 | ||
极、最 | 副词 | 以为妙绝 | 《口技》 | |
消失 | 动词 | 哀转久绝 | 《三峡》 | |
群响毕绝 | 《口技》 | |||
湖中人鸟声俱绝 | 《湖心亭看雪》 | |||
奔 | 飞奔的马 | 动做名 |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| 《三峡》 |
猛浪若奔 | 《与朱元思书》 | |||
寒 | 清凉 | 形做动 | 林寒涧肃 | 《三峡》 |
肃 | 寂静 | 形做动 | 林寒涧肃 | |
沿 | 顺流而下 | 动词 | 沿溯阻绝 | |
溯 | 逆流而上 | 动词 | 沿溯阻绝 | |
为 | 被 | 介词 | 尽为所吞 | 《闲情记趣》 |
作为 | 动词 | 以从草为林,以虫蚊为兽,以土砾凸者为丘,因以号焉 | ||
替、给 | 动词 | 公输盘为楚为云梯 | 《公输盘》 | |
是 | 动词 | 此不为远者 | 《两小儿辩日》 | |
说 | 动词 | 孰为汝多知乎 | ||
因为 | 连词 | 项为之强 | 《闲情记趣》 | |
刻有 | 动词 | 通计一舟,为人五,…… | 《核舟记》 | |
骑 | 骑马的(人) | 名词 | 萧关逢候骑 | 《使至塞上》 |
战马 | 动作名 |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| 《木兰诗》 | |
抵 | 值,相当 | 动词 | 家书抵万金 | 《春望》 |
胜 | 承受 | 动词 | 浑欲不胜簪 | |
浑 | 简直 | 副词 | 浑欲不胜簪 | |
但 | 只是 | 副词 |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| 《记承天寺夜游》 |
只 | 副词 |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| 《木兰诗》 | |
见 | 拜见 | 动词 | 见公输盘 | 《公输》《墨子》 |
同“现”,引见 | 动词 | 胡不见我于王 | ||
召见 | 动词 | 于是见公输盘 | ||
知道 | 动词 | 见往事耳 | 《孙权劝学》 | |
认清 | 动词 |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| ||
市 | 集市 | 名词 | 东市买骏马 | 《木兰诗》 |
买 | 动词 | 原为市鞍马 | ||
闻 | 听说 | 动词 | 余闻之也久 | 《伤仲永》 |
所听闻的 | 名词 | 陶后鲜有闻 | 《爱莲说》 | |
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| 《桃花源记》 | |||
名声 | 名词 | 不能称前时之闻 | 《伤仲永》 | |
听见 | 动词 |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| 《口技》 | |
使……听到 | 使动用法 | 闻寡人之耳者 | 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 | |
其 | 这 | 代词 | 其诗以养父母 | 《伤仲永》 |
他的 | 代词 | 稍稍宾客其父 | ||
意 | 文章的主旨 | 名词 | 每有会意 | 《五柳先生传》 |
情趣 | 名词 | 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间 | 《醉翁亭记》 | |
企图 | 动词 | 意将隧入攻其后也 | 《狼》 | |
神情 | 名词 | 意暇甚 | ||
前 | 前面 | 方位词 | 其一犬坐于前 | |
上前 | 名词作动 | 狼不敢前 | ||
上前 | 名词作动 | 听妇前致词 | 《石壕吏》 | |
敌 | 攻击 | 名作动词 | 恐前后受其敌 | 《狼》 |
敌人 | 名词 | 盖以诱敌 | ||
舍 | 丢 | 动词 | 便舍船 | 《桃花源记》 |
房屋 | 名词 | 屋舍俨然 | ||
寻 | 寻找 | 动词 | 寻向所志 | |
不久 | 副词 | 寻病终 | ||
乳 | 喂奶 | 动词 | 妇抚儿乳 | 《口技》 |
奶头 | 名词 | 儿含乳啼 | ||
当 | 掌管 | 动词 | 当除掌事 | 《孙权劝学》 |
应该 | 动词 | 但当涉猎 | ||
讽 | 讽谏,用暗示、比喻之类的方法,委婉的规劝。 | 动词 | 邹忌讽齐王纳谏 | 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 |
修 | 长,这里指身高 | 名词 | 邹忌修八尺有余 | |
培养 | 动词 | 讲信修睦 | 《大道之行也》 | |
昳 | 光艳 | 形容词 | 而形貌昳丽 | 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 |
服 | 穿戴 | 动词 | 朝服衣冠 | |
窥 | 照 | 动词 | 窥镜 | |
看 | 窥谷忘反 | 《与朱元思书》 | ||
旦 | 第二 | 数词 | 旦日 | 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 |
早晨 | 名词 | 每至晴初霜旦 | 《三峡》 | |
私 | 偏爱 | 动词 | 吾妻之美我者,私我也 | 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 |
徇私 | 动词 | 不宜偏私,使内外异法也 | 《出师表》 | |
蔽 | 受蒙蔽 | 动词 | 由此观之,王之蔽甚矣 | 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 |
遮蔽 | 横柯上蔽 | 《与朱元思书》 | ||
刺 | 指责 | 动词 |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,受上赏。 | 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 |
谤 | 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。无贬义 | 动词 | 谤讥于市朝。 | |
讥 | 谏。无贬义 | 动词 | 谤讥于市朝。 | |
时时 | 不时,有时候 | 副词 | 时时而间进 | |
朝 | 朝见 | 动词 | 燕、赵、韩、魏闻之,皆朝于齐 | |
市朝:公共场合 | 名词 | 谤讥于市朝。 | ||
早晨 | 名词 | 朝服衣冠 | ||
有时朝发白帝 | 《三峡》 | |||
朝代 | 自将磨洗认前朝 | 《赤壁》 | ||
孰 | 谁 | 代词 | 吾与徐公孰美 | 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 |
仔细 | 形容词 | 明日徐公来,孰视之,自以为不如 | ||
传 | 老师传授的知识 | 动作名 | 传不习乎 | 《<论语>十二则》 |
智 | 以……为智,认为……聪明 | 动词 | 智子疑邻 | 《智子疑邻》 |
果 | 果然 | 果大亡其财 | ||
亡 | 丢失 | 动词 | 果大亡其财 | |
马无故亡而入胡 | 《塞翁失马》 | |||
通“无”,没有 | 动词 | 河曲智叟亡以应 | 《愚公移山》 | |
逃亡 | 动词 | 今亡亦死 | 《陈涉世家》 | |
灭亡 | 动词 |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| 《出师表》 | |
内集 | 家庭聚会 | 名词 |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| 《咏雪》(《世说新语》) |
差 | 差不多、大致 | 副词 | 撒盐空中差可拟 | |
拟 | 相比 | 动词 | 撒盐空中差可拟 | |
子 | 以……为子,把……当成儿子(一样关心) | 动词 | 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 | 《大道之行也》 |
儿子和女儿 | 名词 |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| 《桃花源记》 | |
儿子 | 名词 | 此独以跛之故,父子相保 | 《塞翁失马》 | |
古时对人的尊称 | 孔子东游 | 《两小儿辩日》 | ||
独 | 老而无子的人 | 名词 | 矜、寡、孤、独、废疾者皆有所养 | 《大道之行也》 |
惟独,单单 | 副词 | 此独以跛之故,父子相保 | 《塞翁失马》 | |
分 | 古时的长度单位 | 量词 |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| 《核舟记》 |
时分 | 名词 | 自非亭午夜分 | 《三峡》 | |
职分,指职业、职守 | 名词 | 男有分 | 《大道之行也》 | |
颓 | 坠落 | 形作动 | 夕日欲颓 | 《答谢中书书》 |
鳞 | 鱼 | 名词 | 沉鳞竞跃 | |
歇 | 消散 | 动词 | 晓雾将歇 | |
白 | 白色 | 形容词 | 上下一白 | 《湖心亭看雪》 |
酒杯 | 名词 |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| ||
更 | 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,一夜分为五更,每更约两小时。 | 量词 | 是日更定 | |
还 | 副词 | 焉得更有此人 | ||
定 | 完了,结束 | 形容词 | 是日更定 | |
拿 | 撑,划 | 动词 | 余拿一小船 | |
腰 | 腰(间)佩(带) | 名作动 | 腰白玉之环 | 《送东阳马生序》 |
于是 | 在这时 | 状语 | 于是鸱的腐鼠 | 《惠子相梁》 |
吓 | 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| 拟声词 | 仰而视之曰“吓!” | |
恐吓 | 动词 |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? | ||
全 | 完全,确定是 | 副词 |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! | 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》 |